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港鐵站名趣談:以廟宇命名的車站

差不多一個月前,網上流傳有基督徒公開祈求將「黃大仙區」改名「慈黃區」,筆者亦特意撰文批評其荒謬和可笑。文中亦指出,當時地鐵的「黃大仙站」,就是因為黃大仙祠以及因其得名的黃大仙下邨,而放棄了原有的地名「竹園」。不過,除了這個車站之外,港鐵網絡中還有兩個以廟宇命名的車站,就是天后站和車公廟站了。那批提議將黃大仙區改名的基督徒,又可有興趣連這兩個站名也要求更改呢?無論如何,今次就讓筆者探討一下天后站和車公廟站的名稱。

顧名思義,天后站就是以天后廟來命名了,更準確來說就是以銅鑼灣天后廟來命名。可是,香港共有數十間天后廟,難道不怕產生混淆的嗎?原來銅鑼灣天后廟是香港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廟,早於十八世紀初便已存在,因此具有一定的名氣,加上區內還有一條以這座天后廟來命名的「天后廟道」,所以當時地鐵公司才以這座天后廟來命名這個車站了。不過,該處本來的地名是甚麼呢?當時天后廟對出的海灣,就是銅鑼灣了,即是現在的維多利亞公園。事實上,天后站一帶昔日才是「銅鑼灣」這個地方的中心,而天后站的前身就是「銅鑼灣裁判司署」了,區內現存還有「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等設施,都不接近現時大家所認知的「銅鑼灣」(銅鑼灣站一帶),反而更接近天后站。而銅鑼灣站的週邊地帶,位於銅鑼灣這個海灣的西部,但昔日多數稱為「東角」,或者以對出的一個海島「燈籠洲」(現多稱奇力島,即紅隧入口所在地)而稱為「燈籠洲」。為甚麼地鐵公司選用了「銅鑼灣」來命名位於東角的車站?其實在早期規劃中,這個車站是稱為「跑馬地站」的,可是車站的位置與跑馬地的中心地帶太遠了,為免引起混亂,所以才放棄使用。適逢位於銅鑼灣東部的車站,正因銅鑼灣天后廟的名氣而定名為「天后站」,所以「銅鑼灣」這個比「東角」和「燈籠洲」更為著名的地名,就可以讓銅鑼灣西部的車站使用了。正因如此,在地鐵站名的威力之下,現在「銅鑼灣」這個地名便由天后站一帶,西移到銅鑼灣站一帶了。

至於車公廟站,當然就是以車公廟來命名了。雖然西貢蠔涌還有另一所車公廟,不過提起「車公廟」一詞,絕大部份人都會即時想到沙田車公廟,所以站名並不怕產生歧義。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最接近沙田車公廟的鐵路車站,竟然並不是車公廟站。原來由大圍站步行往車公廟,只須大約400米的路程;而由車公廟站步行往車公廟,卻要大約600米的路程。為甚麼車公廟站還要叫車公廟站呢?況且該處也不是沒有其他名稱選擇。該處本來的地名是沙田頭,車站對面則是秦石邨。「沙田頭站」正是車公廟站本來的名稱,但估計可能容易與同線下一個「沙田圍站」產生混亂,所以最後並沒有被選用。另一方面,秦石邨雖然最接近車站,但名氣始終不及沙田車公廟,因此相信九鐵公司便捨近取遠,選用「車公廟站」這個站名了。

黃大仙站、天后站和車公廟站,雖然同是以廟宇命名,但當中還是有一個明顯的分別,就是「車公廟站」並沒有如另外兩個車站般略去「廟」字稱為「車公站」。黃大仙站不稱為「黃大仙祠站」,還可以解釋為站名有可能取自黃大仙下邨這個屋邨,可是天后廟很明顯就是以天后廟命名,不稱為「天后廟站」的唯一解釋,就是地鐵公司會盡量對站名進行簡化了。另一些例子包括以道路命名的「佐敦站」和「太子站」不叫「佐敦道站」和「太子道站」。可是,九鐵公司則剛剛相反,並沒有仔細考慮站名的簡潔度,所以本來可以叫「車公站」的卻要叫「車公廟站」;本來可以叫「錦上站」的卻要叫「錦上路站」(「錦上路站」本身是一個很差劣的車站名稱,詳見筆者另一篇文章)。

使用著名廟宇命名車站,是否較使用原有地名更為理想,可以說是見仁見智。雖然這樣無可避免會使市民遺忘原有地名的範圍(銅鑼灣)甚至遺忘地名本身(竹園和沙田頭),不過這些站名至少能夠反映出香港民間信仰的多元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5 個意見:

匿名說...

我覺得廟宇名稱並不適合用作命名車站:為甚麼黃大仙祠、(銅鑼灣)天后廟、車公廟能夠有特權比原有地名優先,其他宗教建築就不可以?比如位於尖沙咀的清真寺也很著名,何以尖沙咀站不可以叫清真站?就算不談其他宗教的建築,只談中式廟宇,筲箕灣的譚公廟也算著名,何以筲箕灣站不可以叫譚公站?既然有這樣多的爭議,我認為應該一視同仁,避免使用以廟宇及其他宗教建築命名。

凱文說...

回 匿名:

閣下提出的問題,筆者也可以嘗試解答一下。首先,尖沙咀與筲箕灣的地名知名度很高,實在難以被其他屋苑或地標取代。而且,尖沙咀站興建時,清真寺還在九龍公園北部的舊址,遠離站址之餘,知名度也難與今日相比;筲箕灣站則與譚公廟有好一段距離,知名度亦明顯比不上黃大仙祠、銅鑼灣天后廟及車公廟。

不過,筆者對於那三個以廟宇命名的車站名稱,只算是「不抗拒」而已,並非完全地支持。假設當年由筆者來定名,筆者還是較傾向選擇使用地名的。

匿名說...

銅鑼灣街市實際上已是炮台山範圍,離炮台山站較近。另外,銅鑼灣社區中心亦位於炮台山海峰園旁。

Imperator terrrae說...

據說「炮台山」也是一個由地鐵站"創造"/轉移的地方名。炮台山這座山是存在的,但以其命名附近岸邊是地鐵又一地名創舉。炮台山地鐵站一帶其實已算是北角範圍。

匿名說...

我不同意閣下的看法。在炮台山及天后未成區前,油街以西應歸入銅鑼灣東部,而油街以東至皇都一帶亦跟北角區的中心區頗遠,比前往大坑及中圖一帶更遠。嚴格來說,炮台山的正確位置應為銅鑼灣東及北角西之間,而大強街以東才能被稱為北角西。另一方面,在天后成區而炮台山區不被承認下,炮台山區亦應屬於天后北而非北角西範圍內。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港鐵站名趣談:以廟宇命名的車站》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