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星期二

政府增加補貼西港島線的兩難

香港政府最近宣佈,由於港鐵西港島線項目的造價,由2007年預算的89億港元,大增65億至154億元,因此當局補助金額亦由60億大增一倍至127億。這當然引起了很多立法會議員強烈不滿,批評有關造價屬「天價」,亦炮轟有偏袒港鐵公司之嫌。對於立法會的反對聲音,也早已是筆者意料之內,畢竟政府現在打算用多67億公帑來補貼一間上市公司,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筆者亦認為,政府應否增加補貼西港島線,如今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還記得2005年地鐵公司落實以「港島線延線」的方式來興建西港島線時,當時的估計造價僅為70億元。可是隨著這幾年間物價上漲,加上重置多項社區設施,並且增設更多站內通道方便區內居民的往來等等,有關造價不知不覺間已經增加了逾一倍,回報率亦相應由9%大跌至5%。政府如果按照現時的計算增加補貼,固然能夠維持項目財務上的可行性,但觀乎各個政黨的反應,政府要成功說服議員們並不容易,亦要承受「利益輸送」的惡名。然而,假如政府決定不增加資助,項目的回報率將難以維持,正正給了港鐵公司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增加車費,以求將額外的成本轉嫁給乘客,最為受害的便是一眾小市民了。

不過,在筆者的立場而言,政府增加補貼還是值得實行。首先,那154億元的造價並不只是興建鐵路這樣簡單,還涉及其他很多不同的工程,例如興建全新的堅尼地城游泳池、活化前半山警署以安置復康中心,以及在三個車站均設置龐大的行人通道網絡接駁半山區至電車路一帶等等。這些工程理論上與鐵路本身並無必然的關係,而且就算不搭港鐵的市民也能夠同樣受惠,由政府承擔付鈔的責任並不算過份。更重要的是,政府今次提出的增加補貼方案,正是要為補貼金額「封頂」,避免因為通漲及其他因素而令政府需要進一步增加補貼。另一方面,即使工程最後不需要動用如此多的金額,政府亦規定港鐵公司需要連本帶利歸還,因此政府亦不會花掉任何冤枉錢。還有,雖然鐵路本身的回報率甚低,可是鐵路通車後,使西區的交通更為便利,便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帶動西區的經濟發展,從而對香港社會整體也有額外的得益。

事實上,出現今日的局面,只怪當年政府未有積極要求地鐵公司完整地興建港島線。由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末,香港鐵路發展的藍圖中,港島線都是由柴灣直達堅尼地城。可是1980年,當局只是批准興建上環至柴灣段,堅尼地城至上環段則被無限期押後。當時西區的發展絕不比東區遜色,因此筆者始終對有關決定抱有少許質疑。就算堅尼地城至上環段的預期回報真是略為遜色,當局亦理應促使地鐵公司「買豬肉搭豬頭骨」,以預期回報較高的路段補貼回報較低的路段。昔日讓地鐵公司單單「買了豬肉」,現在還會願意無條件地「只買豬頭骨」嗎?政府現在只好提供額外的誘因,才能夠使港鐵公司就範。

0 個意見: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政府增加補貼西港島線的兩難》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